美国滥施关税不仅冲击全球贸易市场,还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最近,亚洲货币对美元大幅升值,亚洲出口商和险资机构纷纷平仓美元头寸,加速资金回流。
这种变化只是全球投资者降低美元资产配置的一个缩影。分析人士认为,无论美国关税政策如何调整,进一步降低美元资产配置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及机构的必然选择。
继欧元、日元对美元大涨之后,更多亚洲货币也大幅飙升。面对港元升值,中国香港金管局连续四次出手,以维持联系汇率制度。5月7日,1个月期港元银行同业拆息下跌58个基点至3.08%,为2008年以来的最大跌幅。自上周五以来,中国香港金管局已四度入市,累计投入资金超千亿港元。
同一天,新台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在1美元兑30元新台币上方。此前,5月2日新台币兑美元单日升值4.37%,报收31.064创15个月新高;5月5日,新台币兑美元继续大涨升值5.03%,盘中最高升至28.81。两个交易日内兑美元升值超过10%。
瑞银发表报告称,此轮新台币上涨的主要推手是保险公司、企业等进行的汇率对冲以及此前新台币融资套利交易的止损。中国台湾地区寿险公司发行新台币保单后,再拿这些钱投资海外美元资产,这种策略带来较大的货币错配风险。
亚洲货币集体走强,结合前期欧元、日元大幅攀升来看,全球资金持续从美元资产出逃。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下跌幅度已超10%,看跌美元情绪依然主导市场,全球市场逆转美元资产超配的态势已经形成。
德意志银行4月中旬的统计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持有约18.4万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和7.3万亿美元的美国固定收益资产,其中仅10国集团的外国投资者就拥有约13.7万亿美元的未对冲美国资产。
此前对美元资产的信任局面在美国滥施关税之后发生了变化,随着亚洲国家和地区抛售其储备货币,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撤离美元的情况。橡树资本联席首席执行官Armen Panossian透露,由于担心美国贸易政策会损害经济和投资环境,该公司客户正在讨论将其对美国资产的敞口削减最高达10%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