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前,有人多次将煤渣随意倾倒在河南洛阳市新安县正村镇白墙村东头的耕地里。虽然2016年后不再有新的煤渣倾倒,但原有的煤渣一直未完全清除,共留下十多处。村民们担心这些煤渣不仅会影响庄稼生长,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希望有关部门尽早清理废弃煤渣,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
记者前往该村调查时发现,新义矿业有限公司位于村东边约一公里处,运煤公路上不时有装载煤炭的卡车驶过。在该公司北侧,记者看到一些土地呈黑色,这是村民来信中提到的煤渣倾倒地之一。有的煤渣成堆堆放,有的平铺在地里,形成不同厚度的煤土层。
村民赵丽回忆,2013年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提出租用她家的土地堆放煤渣,并给予补偿。她拒绝后,对方仍强行推平了地里的小麦并倾倒煤渣。最终,赵丽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签订了耕地租用协议。这片土地上后来种了一些农作物,但生长状况不佳。另一处煤渣倾倒地也存在类似问题,村民刘华担心煤渣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农作物。
当地有关部门表示,村民反映的煤渣倾倒地共有12处,已取缔相关企业并要求开展复耕。新安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周光介绍,这些煤渣实际上是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新安县环境保护局局长张银环表示,初步检测显示水质正常,但仍在进一步检测中。新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宝表示,根据复耕标准,煤矸石上覆盖的可耕种土层厚度应达到60厘米,但部分耕地未达标,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
新义公司总经理闫利承认,当年倾倒的煤矸石确实来源于该公司,但具体整改情况他并不清楚。公司环境保护科科长王超表示,先前的覆土工作未做到位,导致村民不满。目前,县有关部门正在着手调查,并计划对煤矸石堆进行系统修复。专家建议,煤矸石是否会造成污染取决于其管理是否妥当,覆土厚度和质量也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