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中院:知识产权专业化执行的进阶之路 创新机制护航科创成果!十年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结合区位优势,致力于知识产权执行的专业化和特色化目标,累计办结1700余件知识产权执行案件。该院探索出一系列创新机制,如专利侵权民事执行案件的履行保证金制度、知识产权案件诉前及诉中财产保全委托执行工作机制等,有效保障了胜诉当事人的权益。
在知识产权专业化执行工作中,北京一中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通过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保护科技创新成果。例如,在一起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强制执行案中,被告需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并公开刊登致歉声明。面对被告对声誉受损的担忧,执行法官范红萍从情理法多角度进行释法说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行为给付义务的强制执行具有复杂度高、对抗性强的特点。北京一中院通过加大诉前、诉中保全力度,采取线上线下约谈、替代履行、执行和解等措施,敦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或达成和解。对于仍不履行的被执行人,法院果断采取拘留罚款、纳入失信、强制拆除等措施,确保行为给付义务执行到位。
为解决知识产权案件中的实际问题,北京一中院在全国首创“履行保证金”制度。该制度允许被执行人在特定情况下将执行款汇入专门账户暂不发还申请执行人,待终局裁判后决定是否发还。这一制度不仅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权益,也最大限度降低了对被执行人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