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左某在法庭上回顾自己的吸毒经历。他曾是泰国某知名大学的留学生,但在同学的影响下接触了毒品,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跨境贩卖毒品案,判处左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毒资予以没收。
左某1999年出生,在泰国留学期间因同学推荐接触毒品并逐渐成瘾。毒品导致他精神状态紊乱,出现幻觉和情绪失控,最终未能完成学业。回国后,为了支撑吸毒开销,左某萌生了“以贩养吸”的念头。他联系到曾在泰国电音节认识的陆某,两人决定一起贩卖毒品。左某负责与客户联系和收款,陆某及其同伙则负责发货。
利用泰国免签政策和电音节等场合,左某锁定中国留学生游客,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追求刺激的心理贩卖毒品。从“笑气”到“K粉”再到“摇头丸”,他们的贩毒规模逐渐扩大,成为留学圈中的小有名气的毒贩。十余名赴泰旅游的中国籍留学生也因购买并吸食毒品,在入境后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罚。
为躲避侦查,左某通过社交软件联系客户,利用境外外卖平台下单,将毒品藏匿于生活物品内,采用“无接触配送”方式规避现场交易风险。尽管如此,警方仍能通过物流轨迹溯源、资金穿透分析等方式锁定犯罪行为,对贩毒者、运毒者和吸毒者进行全链条打击。2025年1月,左某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被警方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