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该政策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一孩、二孩、三孩家庭均可平等享受。
作为全国首个普惠性生育支持政策,这一方案不仅通过实际资金减轻家庭负担,还释放出国家鼓励生育和提升社会福利的积极信号。新政的设计体现了国家层面对生育支持的深思熟虑,主要体现在普惠、务实和可持续三个方面。
此次政策最突出的特点是“全覆盖”,无论户籍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家庭收入高低,只要符合条件均可申领补贴。据统计,我国2023年新生儿约902万人、2024年新生儿约954万人。若以2025年全额补贴标准计算,每年将惠及上千万家庭。政策设计还体现了“历史补偿”的灵活性:2022年至2024年出生的孩子可按月领取补贴。例如,2023年10月出生的孩子可以领取补贴6600元,这种精细化安排使更多家庭受益。
从国际经验看,育儿补贴是发达国家提升生育率的常见手段。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育儿补贴约占人均GDP的5%-8%。虽然我国方案单笔金额较低,但以人均GDP占比衡量,3600元约占2024年人均GDP(95749元)的3.7%,以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3600元约占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的8.73%。这一比例已经处于国际经验区间的中上水平,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家庭,这一比例更高。例如,河南农村居民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1330元,补贴占比高达16.88%,能显著改善家庭育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