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台州恩泽医院神经外科在短短几天内收治了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年龄从35岁到76岁不等。其中一位35岁的李女士在家带娃时突然感到太阳穴跳动,这种头痛在她生完二胎后时常出现,特别是在生理期前后。由于身体平时健康,她并未去医院检查。直到4月23日午后,头痛加剧,伴随剧烈恶心,家人紧急送她到附近医院,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随后转至恩泽医院,头颅CTA提示“前交通动脉瘤可能”。医生立即进行了脑血管造影和经导管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发现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前交通有一囊状动脉瘤,约5mm大小。手术后,李女士恢复良好,四肢活动自如,言语清晰。
这7例集中入院的患者中,4例动脉瘤破裂患者年龄分别为41岁、51岁、62岁,只有62岁的马阿姨有高血压病史。他们的共同症状是头部剧烈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分别接受了介入栓塞治疗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目前均已好转出院。另外3例因体检发现未破裂动脉瘤,年龄分别为53岁、60岁、76岁,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且均有高血压病史,通过介入治疗排除了风险。
动脉瘤确实可能引起头痛,但并非所有动脉瘤都会出现头痛症状。头痛通常与动脉瘤破裂或压迫周围组织有关,而未破裂的动脉瘤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瘤体增大、破裂,会逐渐表现出头痛的症状。突发剧烈头痛可能是动脉瘤破裂的信号,需立即就医。
春季气温不稳定,昼夜温差大,可能引发血压波动,增加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潮湿环境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咳嗽或用力擤鼻涕可能导致短暂颅内压增高,诱发动脉瘤破裂。春季户外活动增多,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可使血压骤升。情绪波动也可能诱发动脉瘤破裂。